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团队由贾志娟、武玉国、魏萌、马歌、何宇矗、王宁、邢昀七位老师组成。
该教学团队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并把“课程思政”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同时将立德树人、提高授课质量、培育优秀课程和教学团队作为总目标。老师们深挖《C语言程序设计》中的思政要素,关注时事要闻,找到时事和专业知识的交叉点,在课堂上自然引出并加以引申,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一、利用“人机大战”案例,培养发展创新精神
以“人机大战”的新闻实例全方位的渗透了相关内容:
案例一将1997年战胜了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的 “深蓝”(Deep Blue)超级计算机以2胜1负3平的成绩,与基于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模拟人脑神经网络的阿尔法围棋对比。案例二列举阿尔法围棋多次与各位围棋世界冠军、职业棋手进行人机大战的战况。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不管未来机器人是与人类和平共处还是逐渐取代人类,我们每个人必然将经历这场历史性的变革。我们要为适应这样的变革做好准备,那就是培养和发展创新精神。
二、利用模拟程序结合疫情,紧扣思政主题
抗击疫情期间,课程开展网络在线学习,老师们利用两个模拟程序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模拟病毒扩散过程
模拟了一个理想化的城市模型,假定人群分布是伪随机正态分布,其中,病毒传播模型就是根据一定概率加上安全距离的限定来模拟人传人。医院收治模型就是根据感染时长和确诊时长来模拟收治。根据这个模型编写代码来模拟病毒扩散过程。让学生深刻理解“宅在家中不出门”就是每个人在为国家做贡献。
2、模拟樱花开放过程
武汉大学学生利用Python语言编写程序来模拟樱花开放的过程,同时为武汉加油。通过这个案例让学生理解代码并不只是冷冰冰的数字和字母。利用编程作品体现了樱花的美丽,同时也展示出编程代码温暖人心的无限能量,这也是科技的力量和时代发展的力量,激发学生学习编程的积极性。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团队深入挖掘蕴含在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结合课程本身的知识点,将专业教学目标和课程德育目标相结合,在知识传授中融入价值引领,通过适当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将思政教育融入工科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做好全方位的课程思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