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线上教学优秀案例汇展——经济与管理学院刘昕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原有的所有生活节奏正常的上课计划,给我们“送来了”一个有史以来难得的“加长版”寒假。在这个“加长版”寒假里,我校迅速响应号召,制定了《郑州师范学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网上教学工作方案》以及《关于教师通过雨课堂开展在线授课的通知》,积极号召广大在职一线教师开展线上教学和“空中课堂”,并快速进入实施阶段。

一、线上教学效果“打折”原因

线上教学对大学生学习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对老师的教学也是大挑战。一些缺乏自主性的大学生容易放任自我,而使线上教学效果打折。实施一月多发现存在以下问题:大学生三状:“学习不主动”、“线上不自觉”、“线下不自主”。针对这三大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二、解决方案

(一)学习不主动解决方案

针对大学生不主动学习,学校应该遵循教育规律,根据大学生特点,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制定“一校一策”、“ 一班一案”、“ 一生一计”,有计划、有要求、有评价。这主要是对授课教师的挑战,怎么把握每一个大学生的动态,调动每一个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怎么研究教学班的班情。

以我所教授的班级为例,怎样做到每个人都监到位呢?亲自监督一个班每个大学生的各科学习并不现实,也不可能实现。但最重要的就是让大学生动起来。经过认真思考,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借鉴以前,对新班级进行线上分组。我首先根据大学生上学期期末成绩和近一周的学习表现,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制的原则给所带班级进行分组。每次上课前,小组成员先在群里签到。上课出勤率较以往有明显提高。经过一周的小组互动,学生之间也慢慢熟悉起来。

下一步就是解决作业提交率的问题。本着自愿、负责的原则,与各班组长们商量决定。组内自愿报名,每人负责一个章节科目的学习指导和作业监督。这样每位同学在班里都有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也有了学习的动力,作业提交率和优秀率明显提高。组长和章节负责人每天统计考勤和作业完成情况,组长汇报一天小组内的学习情况,对表现好的表扬,对于不好的积极了解情况,大学生不主动的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二)线上不自觉的解决方案

对于线上上课,怎么能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多思考、多实践。课前,给大学生明确的学习任务。大学生带着任务去听课不容易跑神。课中,在讲解的过程中,对于较难问题可以互动。重难点及时提醒大学生标画记笔记。这样效果会好一点。 对于课下的巩固,比较好的就是教师通过截屏或者重点知识小视频回放,帮助大学生巩固。课堂知识大概掌握之后,教师布置经典习题,让大学生做。

线上教学,也要注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习题讲解绝不是知识的满堂灌,要让学生参与到其中并且思考。针对某些习题可以让学生录讲解小视频发到各个班级学习群里,这样既调动了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提高课堂效率。

线上教学时,让大学生身心放松地参与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比如 “互动吧”,来一次与经济名家、课程大咖一对一沟通;“云读吧”,我们一起来阅读,走进中国经济,与河南经济零距离接触;“点播吧”,经济思想、课程思政、线上“听吧”任你选播;线上“听吧”,德育护眼两手抓;线上“听吧”,唤醒耳朵,解放双眼,主讲者都是大学生分享,内容涵盖疫情播报、名家观点、经济思想、经济动态、课程思政、医学知识等,通过融合传统文化与相关经济思想、课程思政典型案例,让经济思想、课程思政浸润心灵,让教学与德育相特相成。

(三)线下不自主的解决方案

线下监督,家长起到了重要作用。生活即教育,社会即课堂,教育的最终指向是生活。教育应该是真实的,是以生为本的。“停课”让我们静下来思考,教育究竟要让大学生学会什么? 我想是三个学会:学会自主、学会思考、学会聊天,即学会自主探究、自主劳动,实现更有价值的自我成长;学会思考自己的责任,反思生活习惯,反思对万物、对生命的态度;学会聊天,聊知识的力量,聊责任与担当,聊规则意识等。于是,一场场“空中课堂沙龙”,让大学生会听会看会表达。与大学生聊聊钟南山、李兰娟等院士的壮举,聊聊白衣逆行者的家国情怀,聊聊身边的许多“不平凡”,大学生在听后、看后尝试表达自己的见解。生活处处是教育,大学生的自我思考与理解就是最真实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