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线上教学优秀案例汇展——外国语学院教学团队


2020年初,春节的脚步即将来临,新冠病毒肆虐而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全面吹起了号角。根据国家教育局颁发的《关于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切实做到停课不停学,将广大的90后、00后撕掉娇生惯养、特立独行的标签,让他们与这个时代同频共振,真正由内而外地激发起社会的责任和担当。

常金艳老师在英语阅读的教学课堂上切实惯性四个原则:采取文本与个人经历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大量的图片和自身的切身感受,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了解到我们不应该过分重视物质生活,物质生活并不一定能给我们带来自由;提倡课外阅读扩展与学生参与分享,通过大量阅读,使学生扩大词汇量,增加文化背景知识,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最终达到读懂简易读物以及与其难度相当的其它文章的水平,从而使学生在网络信息时代具有充分获得信息的能力。

张凤丽老师在执行大学英语2及商务英语阅读教程2课程的线上教学时,仔细规划大班教学的分组方案,确定合理的管理方式;结合实事讲解一些新冠疫情中的热门词汇、把疫情当成教材适时地开展课堂思政教育,增加大学生的“四个自信”,增强大家等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民族的脊梁;将眼保健操贯穿进课间时段,督促疫情期间学生注意自我健康管理的把控。

李华老师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针对自己所教授的音体美专业特殊性,对课程计划进行了细致的调整。与学生建立连接,通过日常的问候,对学生思念的表达,亲切的感受交流,以及当前形势下网课的开展计划来和学生建立起稳固的连接;疫情介绍,听力练习,普及疫情现况及相关知识,由改编歌曲导入,(将Sound of Silence歌词改编成了新型冠状病毒知识科普),用英语总结抗疫知识要点,课下制作思维导图,学唱歌曲,录制视频,提升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以及英语思维能力;将音乐和英语和疫情结合起来,号召学生用专业的方式来宣疫情知识,相对文字,让人们更加容易接受并且广泛传播,感受音乐的力量。

担任基础俄语课程教师的李喆老师,在课堂设计上,根据学生的状态选择在“课头”、“课中”、“课尾”进行防疫知识宣传和抗疫精神的解读,在休息时间中穿插讲述抗疫战斗中前线医护人员及社区基层工作人员涌现出来的感人事迹;利用教学内容“合理嵌入”, 大一新生基础俄语主要是以词汇和语法为主,如在讲到“体温”一词时可以加入防疫知识中涉及体温的信息,根据学生的俄语水平,可以用俄语+汉语的混合方式(在讲句型“-你想成为谁?-我想当医生”的句型时同样用俄语+汉语的混合方式以抗疫英雄钟南山院士为例引入对职业观的理解)。 

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平常时期还是非常时刻,“课堂思政”一定要对“时”,“量”与“度”进行设计与把握。利用课堂,让思政教育做到“润物细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