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领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人工智能赋能教学改革也成为了高校探索“AI+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重要举措。为满足我校教师对于AI赋能教育教学相关培训课程与实践案例的迫切需求,推动探索AI时代的教学改革创新,我校拟组织开展“AI赋能教育教学”系列培训之DeepSeek专题(四)。具体通知如下:
一、直播时间
第三期 2025年3月10日(周一)19:30
二、主讲内容
Deepseek本地化部署与AI通识教育之未来
报告嘉宾:陈建海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博导/副教授,基础教学中心副主任兼党支部书记,浙江大学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人工智能基础(理工农医)》通识课程团队负责人、浙江大学智能计算&系统实验室(Incas-lab)、超算竞赛基地负责人,CCF区块链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发表CCF A等高水平会议期刊论文超过3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及软著4项,参编标准1项。
报告摘要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正在重塑全球技术格局,作为前沿技术代表,DeepSeek通过其突破性的技术进展,掀起了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的应用浪潮,重构了人类认知与知识生产的方式,驱动了社会各领域系统化变革。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大语言模型,DeepSeek正通过本地化部署,突破技术边界,促使AI大语言模型快速走向更广泛的应用,在实践维度加速了各个产业结构的智能化转型。然而,DeepSeek AI技术对非专业领域群体而言是具有认知壁垒的,AI通识教育迫在眉睫。2024年浙江大学率先启动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教学改革,启动通识基础课程教材建设工作等。本报告主要介绍DeepSeek AI的时代背景、本地化部署及对未来教育影响等内容。
Deepseek之火,可以燎原
报告嘉宾:朱朝阳 浙江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医学人工智能教学分中心主任,人工智能通识(理工农医)课程组副组长,医工交叉融合人工智能课程负责人,人工智能通识基础(理工农医)教材主编。长期从事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科研教学工作,承担人工智能相关省部级以上课题5项,其他课题10余项,主持浙江大学AI教改类重点项目2项,其他AI教改项目多项。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二等奖一项。 报告摘要 DeepSeek的迅速走火,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其成功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原因?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坐标系,未来将如何发展演进?本报告将从根植于DeepSeek背后的中华文化基因来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同时,DeepSeek带来的是全民普惠的技术福利,大众如何能应用AI实现个人能力的“二次觉醒”?本报告也将介绍几种无需复杂编程即可使用私有知识库进行本地部署和应用DeepSeek-R1模型的常用方法,并展示一个采用DeepSeek-R1作为基座模型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案例。 三、参与方式(扫描二维码参与)